名家风采 |《九运中国鹿》创作大师“朱炳仁”亮相巴黎,开创铜雕新流派的艺术先驱

从北京到巴黎,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即将拉开帷幕。为庆祝中法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中国艺术大展准备就绪,于5月6日起在巴黎荣军院会展中心展出。该展览将汇聚100多位中国当代杰出艺术家的200余件精品佳作,展示中国当代艺术的多样性和创新精神。


在此次展览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九运中国鹿》创作大师朱炳仁也将抵达法国,担任艺术指导,并带来其最新的作品。朱炳仁大师的到来,必将为展览注入新的活力和艺术气息。通过该展览,中法两国艺术家将有机会相互交流,分享艺术经验和灵感,推动中法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


图片

朱炳仁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铜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朱府铜艺第四代传人

《九运中国鹿》创作大师


朱炳仁,清同治绍兴“朱府铜艺”第四代传人,是中国铜雕领域中的杰出代表。作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他的艺术创作不仅开创了中国铜雕艺术的新境界,更将其推向了世界铜艺术的巅峰。他的成就不仅在于技艺的精湛,更在于其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创新精神。


朱炳仁创立了一系列当代中国铜雕的经典作品,其中包括雷峰塔、桂林铜塔、常州天宁宝塔、峨眉山金顶等十大铜建筑,这些作品不仅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他赢得了国际上的赞誉和尊重。他的作品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展现出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成为了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篇章。

2008年,朱炳仁创立的“朱府铜艺”和“朱炳仁铜雕”等铜雕技艺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标志着中国铜雕艺术在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地位得到了认可和肯定。同时,这些技艺也成为了杭州乃至中国乃至世界上的独特艺术之宝,被誉为“杭州一绝”、“中国一绝”。


朱炳仁的成就不仅是中国艺术史上的辉煌篇章,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他的作品不仅代表了中国铜雕艺术的最高水平,也为世界艺术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和魅力。在他的引领下,中国铜雕艺术将继续走向世界,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图片

铜雕艺术界的一代宗师

最具世界影响的艺术家之一


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朱炳仁,他的艺术成就和贡献让人叹服。独创熔铜艺术,开创“熔现实主义”新流派,朱炳仁的作品不仅具有精湛的技艺,也体现了深刻的艺术内涵和创新精神。

国际社会也对朱炳仁大师的艺术成就给予了高度认可。2000年,他被列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二十一世纪封面人物》,这是对他艺术成就的最高殊荣。评语称赞他为“铜雕艺术大师中,朱炳仁先生当之无愧为一代宗师”。


图片

西湖边的雷峰塔高72米,用铜量达280吨,成为杭州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图片

作品《常州天宁宝塔》塔高153.79米,为国内4000多座宝塔之最,堪称为“中国第一高塔”


图片

作品《灵隐铜殿》高达12.6米获吉尼斯记录


图片

作品《桂林中华第一铜塔》高达47米,创造出铜雕建筑历史的三个中国第一


图片

作品《百子弥勒》获香港科学艺术金奖


图片

108平方米的西安大雁塔《唐玄奘求法图》荣获中国工艺美术金奖


作品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人民大会堂

泰国文化中心等机构收藏


图片

2007 年 熔铜壁挂《阙立》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图片

2010 年 熔铜艺术作品《情满天地》赠与智利政府


图片

2012 年 熔铜壁画《含熙》被泰国文化中心收藏


图片

巨幅铜画《气宇天地》被台北克缇美术馆收藏


图片

2015年作品《百花齐放》被中国文化部收藏


首创熔铜艺术让铜焕发流光溢彩


朱炳仁大师的铜雕艺术展现了一个包罗万象、天马行空的意象世界。他不拘一格,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各种形态、题材融入铜雕之中,创造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

其中,他将铜结晶体运用到铜铸当中,创造了神奇的熔铜艺术。这种技艺使得铜雕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质感和光影效果,仿佛是从未被发掘的铜矿中挖掘出来的宝藏。朱炳仁大师的作品不再是静态的铜雕,而是充满了生命力和动态感的艺术品,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这种独特的技艺开启了“熔现实主义”新流派,将现实主义艺术与铜雕艺术完美融合。作品中的形象和场景既具有现实的特征,又蕴含着艺术家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呈现出了一种独特而神奇的艺术风格。

朱炳仁大师以其独特的铜雕艺术,为中国艺术界注入了新的活力和魅力。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融合了现代审美和艺术观念,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铜雕作品不仅是艺术的杰作,更是对铜雕艺术的一次革命性探索,为艺术界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图片


图片

被故宫博物院收藏、陈列在箭亭广场上五牛铜雕出自朱炳仁之手,图为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与朱炳仁在铜牛前合影


在技术工艺上,朱炳仁大师的熔铜艺术被誉为“无模可控铸造成形”的技术奇迹。在高达1083℃的高温下,铜被融化成铜液,自然流淌,这一过程被称为“无模”。然后,通过控制不同的温度、介质和时间,让铜自然凝结,形成千变万化的自然熔铜体,这就是“可控”的过程。

熔铜的“无模可控”性赋予了每一次创作都充满了随机性和惊喜。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次的艺术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每一块铜的流淌和凝固都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纹理。朱炳仁大师在这个过程中像是与自然共舞,用他独特的艺术眼光和技艺,引导铜的流动,塑造出了各种神奇的形象和景观。

最后,通过重组、叠合和着色等手法,朱炳仁大师将这些自然熔铜体赋予了更多的生命和意义,创作出了一件件震撼人心的艺术品。这种独特的工艺技术使得朱炳仁大师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上的精湛,更蕴含着自然的神奇和无限的可能性,成为了艺术界的一大奇迹。

图片


熔铜艺术诞生后,朱炳仁继续推陈出新,借鉴五彩、珐琅彩、粉彩的手法,将其融匯到熔铜材质上,创造出全新的“庚彩”艺术形式。“庚彩”让古朴的铜器焕发新生,展现出更加绚丽多彩的艺术风格,铜的艺术品因此更加精彩纷呈,展现出无限的艺术潜力。

图片

朱炳仁作品《稻可道,非常稻》


作品九次登上央视春晚特别节目






朱炳仁先生是一位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家,专心、专注、持之以恒是他的一贯作风。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外美术界上大放异彩,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还曾九次出现在央视春晚的特别节目《一年又一年》上,让全国观众目睹了传统铜雕技艺的精髓,感受了视觉上的盛宴。他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了他对传统技艺的尊重和继承,也展现了他对艺术的无限热情和创造力。


图片


2024年,作为中法建交60周年和中法文化旅游年的重要纪念,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与花丝镶嵌艺术的开创者程淑美携手创作了一件珍贵的当代艺术作品,名为《九运中国鹿》。这件作品旨在通过艺术的力量,表达对中法友谊和文化交流的美好祝愿,为两国关系的深化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图片


中法两国拥有着悠久灿烂的文明,它们如同两颗璀璨的明珠,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交相辉映。为了弘扬两国文化,加强交流,促进友谊,中法将举办一场名为“从北京到巴黎——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的中国艺术大展。这次大展将汇聚了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韩美林、著名书画家、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陈家泠、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西泠印社名誉社长韩天衡、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张海、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等等,他们将担任艺术指导,为这场大展增添光彩和深度。





1610PMP41098x610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