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不息,敦煌不朽 | 黄国强笔下的千年东方艺术之美"

两千多年前,一位名叫张骞的使者,穿越这片土地,踏上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他历经千辛万苦,克服重重险阻,最终打通了中西交流的通道。



1390多年前,一位名叫玄奘的大师,途经这片土地,前往印度追求佛法。他历经百折不挠,排除万难,为促进文化的交流传播作出了卓越贡献。


图片


敦煌的黄沙砺石,见证了丝绸之路的繁荣与衰落,见证了王朝的更迭与兴替。每一粒沙石都仿佛一部历史的缩影,承载着过往的记忆和沧桑。


图片


无数旅人跋涉千里,从遥远之地纷至沓来,只为亲眼目睹,这流淌千年不息的盛景。


图片


敦煌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而其壁画则被誉为中国古代壁画艺术中的瑰宝。这些壁画承载着漫长的历史,覆盖广阔的空间,展现出非凡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古代传统壁画艺术的典范。敦煌壁画以其独特的线条表现、精湛的色彩搭配和深刻的佛教故事而闻名,观者在欣赏时往往会被其所呈现的情感所触动。无论是谁来到敦煌莫高窟参观,都会被那灿烂多彩的色彩所深深吸引,而这四万五千平方米的壁画如同中国古代绘画的一座长廊,引领着观者走进历史的画卷。


在敦煌壁画中,经变图是中国佛教绘画的独特之处。唐代时期,经变画的绘制规模宏大,技艺精湛,内容涵盖了佛教教义和世俗生活等诸多方面。这些画作内容精彩纷呈,色彩绚丽华丽,享誉世界。


图片


敦煌石窟中的壁画承受着风雨侵蚀,岁月的痕迹愈发显现。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2002年国家颁布了《敦煌文化保护令》。自此,敦煌石窟不再全部开放给游客参观,且长时间临摹和拍照也被禁止。这一系列的保护举措使得再也没有人能够完整地临摹敦煌壁画艺术了。


作为归国华侨和新中国顶尖的艺术教育家,黄国强教授自上世纪70年代末起,便满怀向往与热爱,踏上了探索与弘扬中华艺术文脉的道路。


黄国强教授四次深入敦煌,潜心研究中国古代壁画的绘画形式,并创作了大量以敦煌为题材的艺术作品。他的作品被誉为“当代敦煌艺术文献资料”,受到原中央工艺美院院长、被誉为“敦煌之女”的常沙娜先生的高度评价。


黄国强教授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对敦煌艺术的深入理解,为敦煌艺术的传承与弘扬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作品不仅是艺术杰作,更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精髓,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图片


黄国强教授不仅止步于临摹敦煌壁画,他深入研究壁画中的色彩、线条和技法,并将其融汇贯通到自己的人物画创作中,开创了全新的艺术风貌。


197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举办了黄国强教授的个人展览——《我们所见的敦煌》。展览展出了他融合敦煌艺术特点创作的人物作品。展览一经推出,便引起轰动,震惊艺术圈内外。


新闻媒体对黄国强教授的创作给予高度评价,将其作品作为文献展览报道,并以专访的形式登上了报纸头条,标题为“风沙不息,敦煌不朽”。这一展览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让世人看到了敦煌艺术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


黄国强教授以其对敦煌艺术的独到理解和精湛的技艺,开创了敦煌艺术的新风貌,为中国人物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片


继张大千之后,黄国强教授成为唯一一位临摹全部敦煌壁画的艺术家。然而,黄国强教授的临摹不仅仅是简单的复制,更是对敦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再创造。


他仔细观察原壁画的色彩、人物和元素的动态,进行深入的反思和学习,然后再进行临摹创作。这种方法使得他的作品更贴近壁画原作,再现了敦煌艺术的神韵。


黄国强教授临摹的敦煌壁画,为世人呈现了一份完整、真实的敦煌壁画史料。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为敦煌艺术的研究和传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图片

黄国强敦煌作品


黄国强教授的敦煌艺术作品备受业内好评,他所临摹的作品受到了广泛认可。中国近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宗师李苦禅先生也对黄国强教授在敦煌艺术领域的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赞赏。两位艺术家还共同合作创作了敦煌作品,并亲笔题字,为黄国强教授的艺术贡献表示高度赞扬。


图片

黄国强敦煌作品


黄国强教授临摹纪录的敦煌艺术,不仅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作品,更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他的临摹,起到了传承和守护这份文化瑰宝的作用,其历史和学术价值不可估量。


图片

黄国强敦煌作品


敦煌艺术是人类文明交融荟萃的世界级文化遗产。黄国强教授用手中的画笔,将千年瑰丽的敦煌世界带进了笔下的万千世界,让当今的人们可以领略到敦煌艺术的全部魅力。


图片

黄国强敦煌作品


他的作品不仅是留给中国人民的文化瑰宝,更是留给全世界的艺术宝藏。通过他的临摹,敦煌艺术得以传承和发扬,在世界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片

黄国强敦煌作品


黄国强教授对敦煌艺术的贡献,不仅在于他的艺术成就,更在于他为后世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他的作品将成为人们了解和研究敦煌艺术的重要资料,为敦煌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