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大展!瓷艺新风——陈烈汉大师从艺四十周年陶瓷艺术作品展

近日,"瓷艺新章 —— 陈烈汉大师从艺四十周年陶瓷艺术展" 在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启幕。

此次展览首度集中呈现 180 余件陶瓷精品,全景式勾勒这位身兼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双料殊荣的艺术家,四十年来深耕瓷艺的艺术脉络。

这场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展览,不仅是对传统工艺的崇高致意,更是一场贯穿古今、跨越时空的美学对话。





展览亮点抢先看


图片
大师四十年磨一剑:守正创新的瓷艺之路


从景德镇陶瓷大学的科班深造,到清华大学的学术沉淀;从高校讲台到企业研发一线,再回归教育深耕——陈烈汉大师用42年时间,构建了属于自己的陶瓷艺术坐标系。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他始终秉持"传统为根,创新为魂"的理念,在龙泉青瓷领域首创青瓷青花、青瓷描金、青瓷红绿彩、青瓷绞胎等突破性技法,将德化泥料、景德镇工艺与龙泉釉色完美融合,他的作品,无论是造型、装饰还是工艺,都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趣味,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瓷艺新风”。


图片
180件珍品亮相:一次看尽大师艺术精华


本次展览堪称陈烈汉艺术生涯的"缩影集":

龙泉青瓷系列:《凤舞九天粉青瓶》《双凤朝阳粉青高樽》等作品,以极简造型搭配如玉釉色,展现"青瓷泰斗"的极致把控力;

创新融合系列:《哥弟"枫"彩》《连年有余刻花瓶》等打破传统界限,将青花、刻花工艺与哥窑开片结合,传统底色中透出当代审美;

经典收藏级作品:曾被中南海紫光阁、外交部等机构收藏的作品也将公开展出,近距离感受"国礼级"陶瓷的魅力。





艺术家介绍




图片


陈烈汉,1962年10月出生于江西广昌县一个教师之家。1983年考取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院,1987年毕业留校任陶瓷设计专业教师三年。1990年考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1993年毕业分配到中国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工作。2019年调入北京城市学院任教。


图片

作品《哥弟情》


陈烈汉从事陶瓷艺术创作、研究、教学工作42年。现任北京城市学院陶瓷艺术中心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现兼任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陶瓷文化专委会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美术陶瓷专委会副主任、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艺委会副秘书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委员会陶瓷分会副秘书长、北京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中国美术馆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传统工艺美术评审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与环境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还兼任《科学与艺术》《中国陶瓷画刊》《中国陶艺研究》和《中国陶瓷》杂志编委,《中国航班、理财与文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曾经担任中国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副总经理兼《中国珠宝首饰》杂志社副社长、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评委、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评委、中国大国轻工工匠评委、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第八、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届深圳文博会冬季工艺美术精品展”评委。曾经担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赣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


图片

作品《高温色釉系列》


几十年来,陈烈汉创作了上千件陶瓷艺术作品,获奖颇丰,社会影响巨大,多次举办个人陶瓷艺术作品展览。 2016年1月17日至2月3日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主办,国中陶瓷艺术馆承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北京工艺美术协会、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中国陶瓷》杂志社协办的“陈烈汉大师陶瓷艺术作品展”在北京国中陶瓷艺术馆举办。 2018年12月22日至2019年2月19日由青岛出版集团主办,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协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烈汉陶瓷作品展”在青岛出版艺术馆举行。

   

图片

作品《长城印象》


陈烈汉的作品有100多件在全国专业性杂志如《中国文化报》《中国陶瓷》《中国陶瓷画刊》《陶瓷科学与艺术》《世界知识画报》《中国工艺美术》《美术》等刊物上发表,受到行业内外的一致好评。著有《中国八大名窑》《北京当代陶瓷艺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烈汉作品集》等。陈烈汉的陶瓷作品被众多博物馆和机构收藏。《盼》被英国珍宝博物馆收藏,《红冰裂釉小口瓶》被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粉青刻花瓶《莲荷》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春、夏》《眼中的鱼》被湖南醴陵博物馆收藏,青瓷作品《欣欣向荣》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粉青聚宝瓶》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收藏,《采莲图》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收藏,《刻花连年有余》《一路富贵》《百年好合》被外交部钓鱼台国宾馆收藏。

2025年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陈烈汉大师陶瓷艺术传承创新工作室”。





部分展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