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淑美,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北京特级工艺美术大师;程淑美大师曾当选为“北京市第11届人大代表”。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花丝镶嵌技艺北京市代表性传承人。2008年,被聘请为“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2009年,因作品已形成独特风格,经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被誉名为“程氏花丝”。
花丝界唯一以姓氏命名
开创艺术流派的宗师
花丝工艺是传统的燕京八绝之一,是中国宫廷艺术的代表。2008年6月花丝镶嵌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程淑美大师因作品风格独特,经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被誉为“程氏花丝”,成为当代花丝技艺的代表。
作品“友谊勋章”
被颁授给俄罗斯总统普京
作品“共和国勋章”
被颁授给俄罗斯总统普京
见证大国外交
推动花丝技艺走向世界
2008年,程淑美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聘为“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花丝镶嵌技艺北京市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典型时代典型人物”的荣誉称号;2014年北京APEC会议上,程淑美大师代表中国传统手工技艺——“花丝镶嵌”做了现场展示,推动中国花丝镶嵌走向世界。
一缕金丝极尽巧思
传承创新价值体现
艺术没有继承便不会有创新,没有创新,继承就不会有生命力。在艺术发展中,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程淑美大师的艺术创作完全符合这一规律,所以她能达到现在的艺术成就。
程淑美大师在作品的设计制作上对传统的创意观念进行了改变,从商业价值的角度来讲,程淑美大师坚持以金、银贵金属的花丝、錾刻工艺表现为主,充分发掘金、银自身的可塑性与表现力,从艺术的角度出发,强调均匀质地的材料在不同形态下形成的不同质感,使花丝镶嵌工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视效主角。
中国观音造像制作第一人
作品屡获业内金奖
程淑美大师作品《白衣大士》
程淑美的观音受欢迎,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从题材选择,到造型设计,都经过考证和研究。自汉代佛教传入中国,至今几千年,观音历来受老百姓的喜爱,历史的考证自不必说,即使在现代,老百姓也乐于接受观音的造像。作为当今我国工艺界老一辈大师,程淑美多年来在“花丝镶嵌”工艺技术的传承和创作上成绩斐然,素有“中国工艺美术观音造像第一人”的称谓,其作品多次获得重量级美术评选大奖。
1989年“白衣大士”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一等奖,台湾客商签订400件订货合同,轰动北京工艺美术界。
程淑美大师作品《乘犼观音》
花丝镶嵌作品“乘犼观音”,现被香港亿万富豪、著名收藏投资家刘銮雄先生永久珍藏,市场估价高达1000万元人民币。
曾有人从程淑美这里请了观音捐赠给普陀山,方丈称其为见过的最好的观音造像:面部已经具有五相,慈悲相、智慧相、庄严相、福相、德像。工美集团的总经理逢人便夸:程淑美的观音是中国第一脸。
当然,程淑美作品的精妙之处,也绝不仅仅在于观音的开脸,连观音坐骑的处理都非常的生动传神。比如《乘犼观音》中,犼(hǒu)的造型,程淑美便是独此一份。“法海寺壁画的水月观音旁边,便有一个趴着的犼,不过我设计的犼不大一样,首先动态不同,其次犼的脸稍长一点。”犼眼睛的刻画,程淑美把当时在花丝车间向“大海茫茫”何荣老艺人所请教的技艺都用上了。因此做出来的犼,非常神气。犼的四条腿着地,腹部是离开桌子的,而观音以及观音的莲花台,整个都坐在犼的后背上,因为组装复杂,所以直到现在,乘犼观音这件作品,都很难被复制。
作品中的观音菩萨端庄妙丽,挺身而立,天衣被海风吹得自后向前飘动。观音头后的背光上錾刻一对护法金龙,周围有火焰环绕。脚下巨大的鳌鱼与观音相呼应,鳌鱼口吐莲花,围绕着观音菩萨,体现了鳌鱼被菩萨降服教化而驯服的含义。玉石雕刻的汹涌海浪托起鳌鱼和观
音菩萨,鳌鱼威猛无比,活灵活现,观音脚踩莲花,手持净瓶、杨柳枝,慈悲肃穆。作品动静结合,形象生动。
杨柳观音造像端庄肃穆,神态慈悲祥和,面相妙丽俊美,面带微笑俯瞰世间,左手托净水瓶,右手持杨柳枝。据“观世音菩萨密经”记载:以柳枝洒法水可医百病、解除苦难。观世音菩萨身着白色天衣、风帽,嵌宝璎珞庄严其身。头上装饰以红色玛瑙雕琢的化无量寿佛。背后的佛光四周火焰升腾,其中有两条护法神龙护佑着大菩萨,显示了观世音菩萨的佛法无边。作品下部是一盛开的金色莲花,观世音立于莲花之上,更体现出大菩萨超凡出尘的神圣感和普渡众生之不朽精神。
作品的设计理念区别于原“程氏花丝”的原风格,重新构思设计、绘图、塑泥稿、整件作品以制胎錾刻工艺为主,点缀了极少的花丝工艺(胸前璎珞部分),这种工艺制作难度较大,特别是观音头颈部分的处理,因不用铸造工艺,而用纯手工制胎、手工錾刻、手工开脸,制作时克服了多个难点,“观音”的姿态生动,衣纹飘洒自然,面部庄严、慈悲、妙美、传神。
花丝镶嵌领域的国匠大师
让世界惊叹的中国绝技
不管在业内还是行业协会,程淑美是公认的花丝界权威。如今的花丝镶嵌行业,很多地方已经转为机械化的浇筑、倒模、冲压,只有程淑美大师这里,还保留着传统花丝镶嵌的技艺。
程淑美复制的《明万历▪金丝翼善冠》,精美绝伦。这件文物出土于上世纪50年代,是花丝镶嵌技艺的巅峰之作,程淑美的技艺比古时更精进,这其中程淑美所开创的立体造型风格作品,就是这项技艺发展进步的一个代表。
拍卖引关注
不可复制的东方宫廷艺术
2011年11月,程淑美大师联袂冯国升打造作品花丝镶嵌吉祥观音在北京翰海2011年秋季拍卖会上拍得575,000元高价。
花丝镶嵌的历史轨迹起起落落,每一次的发展都以国富民安为先决条件。现在的中国无疑又一次满足了这一条件,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有大师的创作思想和对传承的认识,有“程氏花丝”车间的人员梯队,花丝镶嵌这一古老而传统的工艺会焕发出新的光彩。
以匠心显担当 以精工敬时代
作品玲珑剔透、金碧辉煌,将收纳之器设计成宝车样式,极具观赏性和实用性。其内部可储文房用品,顶上可置香具。作品上部四面围栏錾刻透雕拐子龙,四角置珊瑚宝珠,边框装饰素丝回纹,宝车四面共设计装饰门窗20扇,两两一组,自由开关,中嵌精美花丝枣花锦地,精致异常。下部围板精雕海水龙纹图,灵动而威武。车轮采用制胎錾刻镶嵌工艺,可随意灵活转动,车轴顶端镶有嵌宝石的花丝花头,灵巧、华美。
获奖记录
银摆件“白衣大士“,获全国工艺美术评比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
银摆件“白衣观音”,获北京工艺美术评比精品奖;
大型银摆件“童子拜观音”,获北京工艺美术评比精品奖
大型银摆件“乘犼观音”,被选载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
大型银摆件“慈航普渡”, 于2003年11月,在北京首届工艺美术节展评中获金奖
“国宝龙椅”— 明清两代皇帝的御座:荣获2012年中国工艺美术最佳手工艺术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