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流失的国宝级文物,景泰蓝都谁在收藏?

“圆明园到底流失了多少文物,没有精确的统计。”中国人民大学博导、圆明园研究专家王道成说,根据档案记载,清漪园(颐和园旧称)留有详细的“陈设清册”,详细记载了勤政殿(现仁寿殿)、佛香阁等不同建筑的各种摆设,精确到了每一层楼、甚至每一张桌子,但圆明园的陈设清册没有留存下来,可能是在战火中毁掉了,因而失去了精确排查圆明园流失文物的依据。


图片



“从目前所存信息看,散失在国内外的各类圆明园文物至少有150万件。”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陈名杰说,由于记录圆明园摆设的“陈设清册”没有留存下来,可能毁于战火,因而失去了精确排查圆明园流失文物的依据,这个数字也只是一个估算。



图片

英国皇家工程博物馆展柜内的圆明园文物


图片


四件“金瓯永固”均为三足鼎形、夔龙耳、以象头为足、杯身点翠。(点翠,就采用翠鸟背部亮丽的土耳其蓝色的羽毛仔细地镶嵌在金银座上,经历漫长岁月仍是鲜艳闪亮,是众多帝王、王后的装饰常用工艺。),浮雕纹饰、铭文、款式。杯口一面铸“金瓯永固”,另一面铸“乾隆年制”。

漂泊海外的圆明园国宝中,有很大一部分现存欧洲,英法所藏最多。其中,法国枫丹白露宫中国馆收藏1000余件。


图片

法国枫丹白露宫


图片

兽足兽纽珐琅宫熏


吊灯的下方是一只巨大的兽足兽纽珐琅宫熏。据分析,这应是圆明园正大光明殿或九州清晏殿内的器物。


图片

珐琅香炉


图片
图片

馆内橱柜间,置放着巨大的掐丝珐琅五供。像这样体量的珐琅彩,应是乾隆年间的艺术珍品,国内现存也十分少见。这五供中间是香炉,两边对称摆放的是花觚。


图片


从大小和形状上来看,枫丹白露宫内保存的圆明园珐琅五供,与北京雍和宫保存的珐琅五供一模一样,可以肯定这两套珐琅五供为同批制造。


图片

北京雍和宫内珐琅五供


2015年3月1日,枫丹白露宫中国馆的15件珍贵展品遭窃,其中便包括这件铜胎掐丝珐琅麒麟。法国文化部、警方反文物走私部门和枫丹白露宫管理委员会已对此案展开调查,中国馆在闭馆很长时间后才重新开放。


图片


金曼扎是藏传佛教的寺庙摆设品,金罐通体如意花纹闪闪发光,并镶有珍珠、绿松石等多种宝石,非常奢华。曼扎和坛城一样,是藏传佛教的寺庙摆设品,中央凸起的部分为须弥山,四周为婆罗门教的四大部洲。


图片

金曼扎


2008年10月,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像中的鼠首和兔首,都被佳士得公司在法国进行拍卖。这次拍卖掀开了圆明园文物拍卖的历史。


2010年10月,清朝乾隆年间的长颈葫芦瓶拍出了22亿元的天价。同年11月20日,明朝陈恬的《情韵墨花》手卷,拍出了1.137亿元。


紧接着2010年12月2日,清朝雍正年间的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拍出了1.11亿元的高价。香港富豪香港华人置业集团主席刘銮雄砸1.3亿买景泰蓝为母亲祝寿



谁在收藏景泰蓝?

莫里森家族历经五代人的传承,是亚洲和欧洲艺术收藏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家族之一。1880年,阿尔弗雷得•莫里森曾经请当时著名的西班牙艺术家普拉西多•苏洛阿加为其画了一幅肖像画,这对掐丝珐琅双鹤香炉出现在画中作为背景,可见主人对这件器物的喜爱和珍视。


图片

马云将景泰蓝淘公仔赠送给中国女排


在2010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以1.295亿港币(约合1.113亿元人民币)天价拍下《清乾隆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一对创下了掐丝珐琅艺术品的世界拍卖纪录。


图片

收藏家、古董鉴赏家马未都


图片

功夫巨星成龙与收藏家马未都


图片

成龙私人订制了景泰蓝《六龙如意鼎》作为自己60岁生日礼物,收到作品后兴奋地亲笔在收藏证书上签名,寄给了作者。


图片

前驻华大使芮效俭珍藏《泰和宝鼎》景泰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