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Home
名家
Nav
团队
Nav
服务
Nav
资讯
Nav
联系我们
Nav
赏教科书里的名家名作
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一下这些藏在教科书里的名家名作。用艺术回忆那段童年美好时光。
董希文《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由中国画家董希文于1953年完成,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天安门国庆典礼的盛况。场面恢宏,喜庆热烈。
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神采奕栾,气度不凡。蓝天白云,风和日丽,广场开阔,红旗如海,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画家在进行严谨的写实描绘中,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作者使蓝天与地毯、红柱子、红灯笼及红旗等造成强烈的对比,并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罗中立《父亲》
国画大师罗中立的《父亲》是苏教版教科书《高中语文·现代散文选读》中的插图。罗中立刻画出的中国农民典型形象,打动了无数人的心。《父亲》不仅被收录到了教材中,还被珍藏在了中国美术馆。
杜滋龄 《为人民服务—张思德》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为人民服务》中的插图出自国画大家杜滋龄之手。
詹建俊《狼牙山五壮士》
中央美院教授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刻画了狼牙山五壮士宁死不屈、视死如归对抗敌人的场景,被选入小学教材。该画作由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并出版独幅精装画页,被列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有代表性的优秀美术作品。
雷坦《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
这是《语文》课本中《飞夺泸定桥》开篇的句子。这篇课文的插图《飞夺泸定桥》,正是由广东著名画家雷坦创作,这幅画作定格了这场战斗中22位勇士冲击到江对岸桥头前的瞬间。战士们手持拧开盖、拉了弦的手榴弹,是对战斗场景的真实还原。
王惟震《让我们荡起双桨》
乔羽先生作词的《让我们荡起双桨》承载了80后、90后的童年记忆,北海公园的白塔也成为了众多北京中小学生们春游、秋游的打卡目的地。著名画家王惟震正是这幅深入人心的教材插图创作者。
蒋兆和《杜甫像》
这幅《杜甫像》被纳入高中语文课本。出自蒋兆和先生的手笔。熟悉美术史的朋友一定知道蒋兆和——20世纪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一代宗师”。他是把中国人物画,推上了一个新高度的里程碑式画家,他在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融合西画之长,让中国人物画史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并开启了中国现代现实主义人物画的新风。
刘继卣《武松打虎》
选自《水浒传》里的故事——武松打虎家喻户晓,教科书中也有过这类插图,它的作者是新中国连环画奠基人、国画大师刘继卣,他画过完整的“武松打虎”情节连环画,这张图是其中一张。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所创作,以《圣经》中耶稣跟十二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为题材。画面中人物的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画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是所有以此题材创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收藏于意大利米兰圣玛利亚感恩教堂。
米勒《拾穗者》
《拾穗者》是法国巴比松派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于1857年创作的一幅布面油画,现存放在巴黎的奥塞美术馆中。
该画描绘了农村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该画人物形象造得真实生动,笔法简洁,色调明快柔和,凝聚着米勒对农民生活的深刻感受,是现实主义艺术风格的典型代表作。
梵高《向日葵》
梵高通过《向日葵》系列作品向世人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理解,并且展示出了他个人独特的精神世界:怀着感激之心对待家人,怀着善良之心对待他人,怀着坦诚之心对待朋友,怀着赤诚之心对待工作,怀着感恩之心对待生活,怀着一颗欣赏之心享受艺术,宛若眼前那灿若花开的向日葵。
我们已离开校园多年,恐怕当年的课本也早已不在身边,翻看着这些充满记忆的图片,仿佛我们又回到那个难忘的岁月,坐在教室里跟随老师一起朗读课文。
这些教材中的插图为我们承载了美好的回忆!童年的记忆,也伴随着这些插图一一浮现……